加盟咨询:18627803525

孩子学琴为什么从有兴趣到没兴趣?因为这是学琴的必经之路!

Post Time:2019-09-04 Read view:279分享至:

一提到练琴这个事儿,千千万万的琴童家长们脑仁都是疼的。

 

为啥我家孩子老是不爱练琴?

为啥孩子学琴学到中途又没有兴趣了?

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坚持练琴呢?

 

今天,我们就来解答横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这“灵魂三连问”!

640 (3).webp (20).jpg

在孩子学琴的途中,家长们都会发现一个问题,想要让孩子好好练琴,大多数时候都需要各种威逼利诱。家长们也是找了无数种方法,但最后还是绕不过这个问题。难道就没有一个好的办法能让孩子一直有兴趣地学琴,积极主动地练琴吗?

 

下面这张图告诉你答案:

640 (3).webp (21).jpg

 

从有兴趣到没兴趣

这是学琴的必经之路

 

上面这张图可谓概括了所有人学琴的一整个变化阶段。

 

大多数家长最初让孩子学习音乐,都是出于“兴趣”二字,所以学音乐也被叫做参加兴趣班。因此,兴趣是学琴的第一阶段。

 

但是孩子学了一段时间后,之前的新鲜感逐渐消退,兴趣也慢慢减少,于是进入了第二阶段。他们有的开始抵触练琴,甚至哭着喊着不学了。刚开始,家长可能以为孩子只是耍耍性子,过几天就会没事的,但没想到这才是“噩梦”的刚开始。

 

所以,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学到第二阶段的时候就放弃了,原因是:孩子没有兴趣了。可殊不知这是孩子学琴的必经之路啊!

640 (3).webp (22).jpg

 

只有家长坚持了

孩子才能坚持

 

蔡康永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:

 

640 (3).webp (23).jpg

 

没有哪一种学习,不是难的、苦的。

 

我敢说,几乎不会有孩子是因为真正讨厌音乐而不想学音乐的,绝大多数孩子排斥学音乐都因为练琴的枯燥,和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造成的,逃避是孩子面对挫折时的一种本能反应。

 

打败孩子的绝对不是没兴趣,而是没坚持。

640 (3).webp (24).jpg

作为没有判断能力的孩子,家长在这时一定不能让他自己选择。唯一能给予的就是适当的引导,教会他们如何迎难而上、如何战胜困难。

 

所以孩子能不能走到学琴的第三阶段“逼着学”,完全取决于家长的决心有多大。

 

但如果这时家长反而提倡所谓“尊重”孩子的选择,必然也会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。

 

刘欢就曾经在采访中说道:因为以前没有逼迫女儿学,所以现在有些后悔。

640 (3).webp (25).jpg


每一个能坚持的孩子背后,一定都有一个在默默坚持的家长。

 

如果现在不逼孩子

错过最佳学习年龄就回不来了

 

4—7岁是挖掘孩子音乐才能的黄金时期,一旦错过,浪费的是孩子学习能力最强、最宝贵的时期!

 

加拿大曾有研究表明:幼童时期学习音乐的孩子,平均智商比一般同龄小朋友高出3分左右;

 

美国也曾在《神经影像学》杂志上发表过类似结论:7岁之前学音乐更有利于大脑各功能区的结构优化。

 

所以说,孩子在童年时期正是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好的时期。既然一开始选择了学习音乐,但却因为没有坚持而半途而废,没能充分挖掘和开发孩子的音乐天赋,也不失为一种遗憾。

640 (3).webp (26).jpg

 

你的坚持会让孩子

成为更好的自己

 

孩子学琴需要经历的每个阶段都是环环相扣,缺一不可的:

 

因为新鲜和好奇,孩子开始对音乐产生了兴趣;

因为枯燥的练习,让孩子对学琴的兴趣逐渐减弱;

因为父母的坚持,孩子不得不被逼着继续学琴;

因为每周不间断的器乐课,让孩子养成了每天练琴的习惯;

因为技术的逐渐提高,成就感让孩子又开始对音乐有了兴趣;

当对音乐兴趣变成了自身的一种技艺,孩子将会真正的热爱它!

 

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是对他的人生负责。

 

也相信每一个坚持学琴的孩子长大后,都会由衷的感谢那个曾经坚持让自己学音乐的父母!

 

返回前页